1、选择题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根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甲图中的A端,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不到14C的存在
B.处理甲图中的B端,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A端,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乙图中的B端,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运输。甲图的A端和乙图的B端为形态学的上端,故选D。
考点: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点评:基础题,了解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即可。生长素既有极性运输也有非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它可以使生长素在某区域浓度增大。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关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相似处的叙述,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A.它们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它们都是由专门的腺体产生的
C.它们的分泌量都极其微小
D.它们都是有机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它们的分泌量都极其微小;动物激素是由相应的内分泌腺产生的,而植物没有内分泌腺,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的。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比较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甲是研究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实验装置,玻璃罩内充满14CO2。选取生长良好、基本相同的叶片A、B,分别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蒸馏水处理,一段时间后对A、B叶片内的同位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乙所示(黑点的疏密表示同位素含量的多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14C转移途径是14CO2→C3→糖类等有机物
B.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能与调节养分运输有关
C.放射性糖等有机物分布不均匀是由单侧光照引起的
D.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有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B的处理区别是A组用生长素处理,B组用蒸馏水片,所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有无,C错误。A侧同位素含量是因为用生长素处理的结构,BD正确。暗反应过程C元素的转移途径是CO2→C3→糖类等有机物,A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器官的影响有相同效果的一组是( ?)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带芽枝条扦插生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表示高浓度生长素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茎的背地性、植物的向光性、带芽枝条扦插生根均表示生长素对生长的促进作用。
考点: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大麦种子的胚乳外面环绕着一种特殊的细胞,叫糊粉层。种子萌发期间,糊粉层合成和释放水解酶,分解贮藏在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而胚在萌发期间会产生赤霉素。科学家将大麦种子的胚除去,发现种子不能萌发,于是推测胚在种子萌发时的作用是产生赤霉素诱导糊粉层合成水解酶。为证实这个观点,需做的实验是?

A.向结构完整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
B.向除去胚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
C.向除去糊粉层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
D.同时除去糊粉层和胚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要设计对照实验,验证胚在种子萌发时的作用是否是产生赤霉素诱导糊粉层合成水解酶,所以设计实验时,应除去胚(避免胚产生赤霉素影响结果),只加赤霉素,看是否诱导糊粉层合成水解酶。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验证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