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①直接刺激单独剥离出来的新鲜青蛙腓肠肌,肌肉会收缩,这种现象属于反射
②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人体的生长发育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拮抗作用
③切除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会减少,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
④小麦因大风影响了传粉,给小麦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避免小麦减产
⑤突触后膜上有分解递质的酶,根据突触的功能推测,此类酶的生理功能应该是使突触后膜及时接受新递质的作用
⑥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既增加了非糖物质转换为糖类,又减少了血糖的氧化分解,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 ]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 a点处于极化状态时,膜内的钾离子扩散到 膜外,膜外的钠离子不能扩散进来
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该反射弧中传导是双向的
C.在Ⅰ处施加一个刺激,受刺激部位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
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兴奋的传导。极化状态即为静息状态,此时膜内的钾离子扩散到膜外,膜外的钠离子不能扩散进来,A正确。由于反射弧必然存在突触,因此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是单向的,B错误。在Ⅰ处施加一个刺激,受刺激部位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产生动作电位,钠离子内流,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C错误。反射的条件是反射弧完整和有外界刺激,Ⅱ处为传出神经,虽然有刺激,但参与的不是完整的发射弧,因此不能称为反射,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A.若A表示血糖的浓度,则B可以代表胰岛素的浓度
B.若A表示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则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
C.若A表示血液中的CO2浓度,则B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 化
D.若A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则B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若A表示血糖的浓度,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胰岛素的浓度也会升高,随着血糖浓度的下降,胰岛素浓度也会下降,与曲线相符;若A表示甲状腺激素的浓度,由于存在反馈调节,随着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升高,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下降,与图中曲线不符;若A表示血液中的CO2浓度,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呼吸频率会加快,随着CO2浓度的降低,呼吸频率则减慢,所有B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化,与符曲线合;若A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随着水体有机物含量的升高,水体中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数量也会随之升高,与曲线相符。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呼吸频率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调节。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综合考查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呼吸频率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难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正确反映一株白玉兰树上各部分生长素浓度大小的是
A.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
B.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
C.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
D.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和运输。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是植物的分生组织;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顶芽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侧芽的生长,所以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大于顶芽。根尖分生区产生生长素,老根不产生生长素,也不积累生长素,所以分生区生长素浓度大于老根。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以下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Na+具有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作用,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它将内流
B.要想验证促甲状腺激素对鸟类活动的影响,需要用去除甲状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细胞
D.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
E.引起骨骼肌不自主的收缩而打寒颤,属于条件反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神经元受刺激时,Na+通道打开,Na+内流进入,A正确。验证促甲状腺激素对鸟类活动的影响,需要排除实验动物本身产生的该激素对实验的影响,应去除垂体,B错误。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C错误。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不自主的收缩而打寒颤,该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是低级中枢,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