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DNA复制发生在
A.间 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无论减数分裂还是有丝分裂DNA的复制都在间期发生,细胞分裂间期又可分为G1 S G2 期, DNA复制就在S期复制的。但是, 有的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间期,不过大多不进行复制。DNA复制发生在间期,答案是A。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以下关于ATP和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催化功能的酶都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
B.ADP合成ATP时,能量储存在远离A的第三个高能磷酸键内
C.寒冷时,ATP可以水解成ADP和Pi
D.同时释放能量维持体温
E.酶在合成时需要ATP
F.ATP在水解和合成时也需要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的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ATP中只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寒冷时,通过增强产热减少可调节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酶合成需要能量,而AATP合成需酶的参与,D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ATP与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将不含放射性的DNA分子放入某装置中,进行DNA分子的细胞外复制或转录。已知该装置能满足DNA分子复制或转录所需的各种条件,其原料中只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中的氮原子用15N做了标记,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复制1代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中,放射性碱基的数量相等
B.复制1代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中,其放射性碱基的数目之和等于亲代DNA分子中T的数目
C.复制3代,含放射性的DNA分子占总数的3/4
D.该装置中转录产生的RNA分子具有(的)放射性与模板链的放射性强度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A.复制1代产生2个子代DNA分子,只有新合成的子链中含有放射性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新合成的两条链之间是互补关系,所以这两条链上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量不一定相等,进一步推知2个子代DNA分子中的放射性碱基数量不一定相等。
B.复制1代产生2个子代DNA分子,只有新合成的子链中含有放射性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新合成的两条链之间是互补关系,且分别与两条亲代链上的碱基序列相同。所以2个子代DNA分子放射性T的数目之和等于亲代DNA分子中T的数目。
C.复制3代得到8个DNA分子,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这8个DNA分子都含有放射性。D.转录产生RNA分子时不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所以形成的RNA分子不具有放射性。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半保留复制及DNA和RNA的区别。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掌握DNA半保留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DNA半保留复制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解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是:
A.CO2、ATP、NADH+H+
B.淀粉、CO2、NADPH+H+
C.蔗糖、O2、CO2
D.ATP、O2、NADPH+H+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5—溴尿嘧啶(5—BU)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可取代胸腺嘧啶。5—BU能产生两种互变异构体,一种是酮式,一种是烯醇式。酮式可与A互补配对,烯醇式可与G互补配对。在含有5—BU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体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C+G)的碱基比例不同于原大肠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替换
B.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阻止碱基配对
C.培养过程中可导致A/T对变成G/C对
D.5—BU诱发突变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以看出,5- BU可以作为T,或者是C参与DNA的复制,从而取代原有的T或者C。但是这个被取代的T 或者是 C,并不稳定,当5-BU作为T(酮式)参入时,如果下一次复制时,转换为烯醇式(代表C),DNA聚合酶会为这个碱基配一个G,但原一这个碱基应当为A,所以发生了A/T对变成G/C对。反之也是一样的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原理。
点评:信息题,本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5-BU在更多的时候表现为酮式,因此取代胸腺嘧啶(T)的情况较多,而作为烯醇式(C)的时候较少,但还是有一定的比例的。当以烯醇式参入时,具有更大的可能性使其互补链由G突变为A。其实两者是基本对等的。一边是参入多,突变少,另一边是参入少,但突变多。重点在于,这个物质不稳定,所以才会有突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