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在白天适当降温
B.在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C.在白天和夜间都适当提高温度
D.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条件。在白天(有光)蔬菜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远大于呼吸作用。故适当提高温度,使酶的活性增强,就会使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当然呼吸作用也会增强,但适当提高温度使呼吸作用增加的幅度比光合作用小,蔬菜在白天就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在夜间(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故夜间适当降低温度,使酶的活性降低,代谢减慢,分解有机物减少,从而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在细胞核中进行
B.需要脱氧核糖核苷酸作原料
C.需要解旋酶和聚合酶
D.需要模板和能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吸收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率叫做呼吸商,简称RQ。已知糖类的RQ值为1,脂肪的RQ值小于1。下表为测定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吸收量的变化数据:

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30小时豌豆种子的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
B.40小时时,种子萌发时呼吸消耗的主要是脂肪
C.若以葡萄糖为底物,30小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31mg
D.40小时以后豌豆种子的RQ值小于1,呼吸消耗的可能是糖类和脂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0~30小时中氧气的吸收量远远小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说明种子的呼吸作用主要是无氧呼吸,A错误;40小时,吸收的氧气量等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说明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B错误;以葡萄糖为底物,30小时吸收的氧气量为22.4×10-3mL,即1×10-3mmol,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消耗的葡萄糖0.03mg,C错误;40小时以后,吸收的氧气量大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说明呼吸的底物是有脂肪等有机物,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成年男子为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他的下列哪种细胞可能不含白化病基因
A.皮肤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某成年男子为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他的皮肤细胞属于体细胞,精原细胞是原始的生殖细胞,增殖方式均为有丝分裂,染色体和DNA数目与原来的体细胞是一样的,因此一定含白化病基因;精原细胞经过间期形成初级精母细胞,但是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一定含白化病基因;精细胞经过了减数分裂形成,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携带上面的等位基因相互分离,因此含A和含a的精细胞是1:1,有可能不含白化病基因,答案选D。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检测SARS病毒的酶联免疫试剂,专用于“非典”的快速诊断。此试剂具有准确、灵敏、快速、方便和经济等优点,一个测试板可同时测96个样品,1小时左右获得检测结果。它应用的是
A.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原理
B.酶的专一性原理
C.酶的识别原理
D.酶的高效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