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动物细胞培养的正确过程是
A.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株—细胞系
B.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系—细胞株
C.传代培养—细胞系—原代培养—细胞株
D.原代培养—细胞株—传代培养—细胞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原代培养在先,传代培养在后;细胞传至50代前为细胞株,50代以后带有癌变特点的传代细胞为细胞系。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溶胶)和沉淀物(含细胞器),以及未经离心的酵母菌匀浆,分别置于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后,可获得终产物CO2和水的试管是
A.甲和乙
B.乙
C.丙
D.乙和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用某种大小相似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A.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宜温度约为29℃
B.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C.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合成有机物总量为3m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表中数据显示:各组叶片暗处理后减轻的重量就是其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升高,叶片呼吸作用强度增大,分解有机物增多,叶片重量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温度升高,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增强导致的,相比之下29°C暗处理后重量植物重量减少最明显,说明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宜温度约为29℃?。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其包含三部分:一是弥补暗处理后减少的重量,二是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三是光照后增加的重量。故在第一、二、三组轮藻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分别是5mg、7mg和9mg,所以这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不相等;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以合成有机物总量来衡量为3mg,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比增加1mg,说明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N、P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大气中的N2必须经过生物或非生物的固氮过程才能被生物所利用;②N、P不仅是生物膜系统的重要元素,也是ATP、DNA、RNA不可缺少的元素;③正常的植物转入无N、Ca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顶部叶片首先表现出缺乏症;④健康的青少年在其生长发育阶段,摄入和排出的N、P量基本相等;⑤富营养化往往是由于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引起的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富营养化往往是由于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含量过多,促进了藻类等植物大量生长引起的。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分为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其抑制作用原理如图B、C所示(图A所示为酶催化底物发生变化的作用原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非竞争性抑制剂会使酶失活
B.两种抑制剂均只降低酶的催化效应
C.非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D.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结构,可被该酶催化分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使酶的活性部位发生改变,无法与底物结合,A正确、C错;两种抑制剂作用机理不同,竞争性抑制剂不会引起酶失去活性,但可降低酶的催化效应,B错;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结构,它与酶结合后,使底物无法与酶结合在一起,而不是被酶催化分解,D错。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作用机理及外因对酶活性影响的机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