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严寒的冬季,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花卉、水果,既可以调剂市场,又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下面列举了一些与番茄、黄瓜有关的生产措施,合理的是
① 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② 若使用简易的塑料大棚,最好能在入冬前给土壤施足有机肥,因为有机肥不但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还可以补充大棚内的CO2
③ 温室蔬菜的生产若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不但可以按植物的需求配给营养,还可以免除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④ 温室往往无风少虫,使得风媒花和虫媒花传粉困难,“花而不实”,萘乙酸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这一难题
A.只有①②③合理
B.只有①②④合理
C.只有②④合理
D.全都合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较强的光照强度和适宜的温度,故①正确;有机肥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源源不断地生成二氧化碳,故②正确;温室栽培有很多强于土壤栽培的作用,故③正确;萘乙酸属于生长素的类似物,能够促进植物果实的生长和发育,一定程度上解决花而不实的问题,故④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学科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点评:本题还是比较简单的,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很多条件,比如需要较多的光照、无机盐,合适的温度等等。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参与的阶段和水生成的阶段分别是
A.第一和第二阶段
B.第二和第三阶段
C.第一和第三阶段
D.第二和第二阶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反应物只有葡萄糖,第二阶段的反应物是水和丙酮酸;第二阶段的反应是还原性氢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所以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直接原因叶肉细胞中不CO2供应量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纵坐标中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所描述的,应该是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的呼吸速率基本不变,但从凌晨4点左右,净光合速率开始上升,意味着植物开始了光合作用;乙植物到18:00时净光合速率开始变为负值,也就是说开始消耗有机物而非积累,所以18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候;曲线bc段下降是因为叶片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的供应不足,而de段下降是因为光照强度的减弱;所以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植物在强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不受影响,而乙植物受影响很大。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成熟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某兴趣小组为研究渗透吸水做了一个实验,该实验的简易渗透吸水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成熟植物细胞被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发生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如图丙所示。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伊始b侧液体的浓度大于a侧的
B.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里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
C.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③④⑤
D.把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发生质壁分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甲为渗透装置,具有半透膜c,c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当浓度b>a时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漏斗液面上升,A项正确;随着图甲渗透吸水的进行,b溶液浓度逐渐变小,吸水能力逐渐减弱,B项正确;图丙中①细胞壁、③细胞膜、④细胞质、⑤液泡,其中③⑤④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C项正确;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当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而把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会吸水,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某植物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处理,结果有锡箔纸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纸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中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有无光。用碘(碘液遇淀粉变蓝)处理后,有光一侧呈蓝色,无光一侧不呈蓝色,说明有光一侧有淀粉产生。叶绿素、CO2、氧气属于无关变量,通过本实验无法证实①③④。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探究历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