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可逆的
B.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均不可逆
C.物质变化可逆,能量变化不可逆
D.物质变化不可逆,能量变化可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物质转化可逆,能量转化不可逆,所以C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如图为细胞核内某基因(15N标记)局部结构示意图,该基因中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彻底水解后可生成6种产物
B.该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U占全部碱基的20%
C.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细胞置于14N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含15N的子细胞占5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基因初步水解可形成四种脱氧核苷酸,再进一步水解可生成6种产物,即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故A正确;该基因中A占全部碱基的20%,但据此无法确定每条链中A所占的比例,而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所以无法确定该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U占全部碱基的比例,故B错误;解旋酶破坏的是碱基对之间的氢链(②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DNA分子中断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①部位),故C错误;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将15N标记的1个DNA在14N的培养液中复制1次后得到2个DNA,均含15N,即含15N的DNA占100%,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和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小肠吸收氨基酸是通过
A.主动运输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
B.协助扩散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中
C.自由扩散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
D.主动运输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氨基酸、葡萄糖等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脂肪酸吸收毛细胞淋巴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
A.增强免疫力
B.提供能量
C.减肥
D.助消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在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由酶的特性可知,当口服多酶片后,在消化道内这些酶可以分别催化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分解,从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应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
C.温度导致了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
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有温度和底物浓度两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Ⅰ在达到饱和点前(AB段)限制因素是横坐标表示的因素——底物浓度。达到饱和点后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以外的因素如温度、酶的数量等。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是由温度不同造成的。曲线Ⅰ表示的温度仅比另外两种温度更适宜,但不一定是最适温度。D错误。
考点:考查酶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