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原因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C.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D.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人的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探究题 已知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又知鸡蛋被加热到65℃后会变熟,但不知唾液淀粉酶被加热到65℃后是否影响其生物活性。为探究此问题,请您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可获得的相应结论。
材料用品:经过稀释的唾液、经过稀释并煮熟的淀粉糊两份(一份保持在37℃环境中,另一份保持在65℃环境中)、碘酒、酒精灯或其他的加热设备、试管若干、量筒、滴管、大烧杯、温度计。
(1)实验方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甲丙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将乙试管放入65℃温水中。3支试管均保温5min取出。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实验方案:①.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作标记,甲试管注入保存在37℃温水中的淀粉糊3mL,乙试管注入保存在65℃温水中的淀粉糊3mL,再向两支试管中各注入等量的2mL唾液。取丙试管注入保存在37℃温水中的淀粉糊3mL注入蒸馏水2mL并振荡。
③.保持各自温度5min后冷却,分别向3支试管中滴入等量的碘酒.观察并比较3支试管中液体的颜色。
(2)实验结果及结论:本实验可能的结果及结论有3种:
①.若甲、乙两支试管液体的颜色相同(均为无色),则证明唾液淀粉酶在被加热到65℃后不影响其生物活性。
②.若经过65℃温度处理的乙试管中液体呈现蓝色,与丙试管液体颜色相同.则证明唾液淀粉酶被加热到65℃后失去了生物活性。
③.若经65℃温度处理的乙试管中液体呈现蓝色,但是比丙试管液体颜色浅,则证明唾液淀粉酶在被加热到65℃后生物活性降低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且只在人体内的环境中起作用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C.酶合成的调节增强的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酶是由腺体合成的物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相互依赖,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B.“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C.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是细胞
D.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也是生命系统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