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野生绵羊种群在1800年早期被引入某岛屿后种群数量变化。下列对1850年前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的判断及1850年后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是

[? ]
A.“S”型种群将超过K值,因为在1850年以后,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状态
B.“J”型1850年后趋于稳定,因为主要受密度制约因素的调节
C.“S”型种群数量趋向灭绝,因为在1930年出现了种群“爆炸”
D.“J”型受非密度制约因素的调节,因为种群大小每10年呈现快速下降趋势
2、选择题 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C.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新环境内物种的多样性
D.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其它生物因素影响
3、选择题 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呈
[? ]
A.“S”型曲线
B.“J”型曲线
C.“L”型曲线
D.“u”型曲线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
B.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C.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5、选择题 中学生物学知识中有不少“S”形曲线,以下基于下图所示曲线的分析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 ]
A.x轴为氧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Zn2+的吸收速率。若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并不改变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若在b点时提高CO2的浓度,k值可以改变
C.x轴为时间,y轴为培养液中某菌体数目的对数。若在b点时改变环境条件或菌种的遗传因素,k值并不改变
D.x轴为时间,y轴为某酶促反应生成物的量。若在c点时增加酶的量,k值并不改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