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右图表示某植物生长和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

A.昼温为25℃时,植物生长最快的夜间温度是15℃
B.若处于恒定温度温室内,当室温﹤12.5℃时,植物将停止生长
C.昼夜恒温为25℃时,该植物一日利用的CO2的量与昼温25℃夜温10℃时相等
D.夜间温度为5℃时,一昼夜该植物没有有机物积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昼温为25℃、夜温为15℃时,一日干物质的积累量最大,这说明此时的温差最适合植物生长。当室温低于12.5℃时,还有有机物积累,这说明此时植物还在生长。依图曲线可见,对于25℃而言,夜间15℃积累的有机物比10℃还多。夜间温度为5℃时,应指明白天温度才能得出结论。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理解图示内容,看懂图示曲线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萝卜的紫色块根细胞内,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紫。其主要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过程中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D.加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具选择透过性,将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原因是花青素不能透过原生质层。加温后,细胞膜和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被破坏。花青素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水中。从而水的颜色逐渐变紫。
考点:本题考查了细胞膜与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知识。意在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及运用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表示植物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及物质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代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三碳化合物,Y物质可代表丙酮酸
B.①、②、④过程均可以产生还原性氢
C.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③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过程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CO2通过③②生成糖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那么X代表三碳化合物;糖通过①④生成CO2是呼吸作用过程,那么Y物质可代表丙酮酸。②过程没有还原性氢的生成,①过程产生还原性氢,④过程如果是有氧呼吸可以产生还原性氢,如果是无氧呼吸则不产生还原性氢。③②属于暗反应,都在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①过程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过程如果是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如果是有氧呼吸就发生在线粒体。故答案选AD。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其场所
点评:本题比较难,特别是④丙酮酸生成CO2的过程,既可以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也可以是无氧呼吸,这个选项是最容易选错的。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不产生水,因此没有[H]的生成
B.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
C.硝化细菌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还原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A项错误;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都有[H]的生成,在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和氧气结合生成水,B项正确;硝化细菌是化能合成自养型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C项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C3化合物的还原,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的相关叙述,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暗处,则细胞内三碳化合物与葡萄糖生成量的变化是? ?
A.C3突然增加,C6H12O6生成量减少
B.C3与C6H12O6生成量都减少
C.C3与C6H12O6生成量都增加
D.C3突然减少,C6H12O6生成量增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光减弱,光反应产生的ATP减少,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少,C3突然增加,C6H12O6生成量减少,故本题选A。
考点: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光合作用的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