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不能形成ATP的场所是
A.叶绿体基粒
B.线粒体基质
C.叶绿体基质
D.细胞质基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是暗反应,消耗ATP。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的
A.外膜
B.内膜
C.类囊体薄膜上
D.类囊体和基质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就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都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B.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该植物在15°C和25℃的环境中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相同
C.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植物的呼吸速率逐渐增强
D.该植物可在较低温度、较弱光照的环境中快速生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只涉及到温度和光照强度,并没有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该植物在15℃和25℃的环境中积累有机物的速率相同,但是25℃呼吸速率较大,所以25℃时合成有机物的速率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3H标记蟾蜍(体细胞内含1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和皮肤生发层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前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后者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
A.前者11和11,后者22和11
B.前者22和22,后者44和22
C.前者22和11,后者44和22
D.前者22和11,后者44和4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复制后的染色体都具有放射性,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此时染色体的数目与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都是22,生发层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者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正常染色体数目的2倍(44条),含有放射性的有22条。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复制,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几个示意图,据图分析,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A.乙期与丙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等
B.丁期的子细胞有4条染色体
C.甲期的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D.丙期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此题关键是弄清楚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相等,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