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A.脱落酸
B.乙烯
C.生长素
D.赤霉素
2、选择题 对下图的理解错误的是

A.图一中生长素含量D>C,B>A
B.图二小麦幼苗的茎向圆心方向生长
C.图一、图二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图二发生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而图一未发生
3、选择题 科学家对单侧光可诱发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植物的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的细胞膜上有一种蓝光信号的光受体蛋白——黄素蛋白,可诱发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为验证上述发现,下列实验设置正确的是

A.A、B组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B.C、D组依次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C.A组为实验组,设红、蓝光等为对照组
D.C组为对照组,设红、蓝光等为实验组
4、选择题 对植物激素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浓度最高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都为极性运输,所以生长素在茎的下部比上部浓度高
C.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都体现出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D.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可以促进细胞伸长
5、选择题 如图对甲、乙、丙、丁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长素浓度大于B点时,植物生长受到抑制
B.乙图可以反映出正常人饭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变化趋势
C.丙图能够表示温度由高降低的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D.由丁图可见,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加而不断增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