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合物;
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D.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合物,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植物激素有的促进植物生长,有的抑制生长,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B.用高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核桃可提高产量
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在扦插时,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的尖端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B.该实验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C.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该实验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变量的控制方法,以及对实验结果(或因变量)的分析。该实验将放置胚芽鞘尖端的一侧与未放置尖端的一侧作比较,没有再另外设置对照组,不能很好地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故A错。要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必须有形态学上下端对调的对照实验,故B错误。胚芽鞘受光不均匀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在黑暗条件下可排除这种干扰,故C正确。在除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放置的是尖端,因此既不能证明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也不能证明是生长素起作用,故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农作物的栽培过程中,欲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必须针对不同的植物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发现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受到影响,影响传粉受精;大田种植的黄瓜,花期由于连续数日暴雨,影响了正常授粉。要想保证这两种作物的产量,防止减产,应采取的措施分别为
A.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和适当增施B肥
B.都适当增施B肥
C.都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D.适当增施B肥和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水稻收获的是种子所以要喷施B肥,黄瓜要收获的是果实,可以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答案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A.矿质元素有输入也有输出,有机物只有输出
B.既受到其他部位产生的激素影响,其本身也产生激素
C.输入幼叶的氮、磷、钾、镁较多,输入老叶的铁、钙较多
D.输入幼叶的氮、磷、钾、镁均来自老叶,而铁、钙只能从体外吸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植物的个体发育。叶子是由叶芽发育而来的,叶子从幼到老的发育过程中,细胞首先要得到有机物才能保证所需要的能源,叶成熟后,还将制造的有机物转移给根、茎或花、果。在这个发育过程中,细胞首先会受到其他部位产生的激素的调节,它也会产生激素影响其他的部位,例如生长素。幼叶的代谢速率大于老叶的,因此输入幼叶的矿质元素比输入老叶的多。幼叶中的矿质元素主要从体外吸收,当土壤中缺少N、P等可再度利用的矿质元素时,可从老叶中获得。此题很难。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