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高温环境中劳动作业、口渴难耐时,内环境渗透压会如何变化?应对措施是
A.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
B.渗透压升高;大量补充清水
C.渗透压降低;补充生理盐水
D.渗透压不变;补充葡萄糖溶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高温下人体缺水,渗透压升高,CD错误,要补充生理盐水,既补水又补充了无机盐,A正确,B错误。本题选A。
考点:内环境渗透压
点评:本题考察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十明确内环境渗透压稳定的调节。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人体呼吸中枢在大脑皮层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机体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调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而不是大脑皮层。但它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考点: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主要移动方向,不会发生的是
A.血浆→组织液
B.组织液→血浆
C.淋巴→组织液
D.淋巴→血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物质运输关系如下:
。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用1升清水或静脉注射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浓度的曲线图(箭头处是饮水或注射时间)。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代表饮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
B.30~90 min阶段,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C.c代表饮清水后的血浆浓度变化
D.如果b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表明该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抗利尿激素起保水,减少排尿量;维持机体的水平衡;当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饮用1升清水或静脉注射1升生理盐水后,段时间内尿量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血浆浓度减低,故B错误;AC正确;b若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由于该线是直线,说明该浓度很生理盐水的浓度相同,即0.9%的生理盐水;D正确;
考点:水平衡调节
点评:理解水平衡调节过程中,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模型表示的是细胞①产生物质A,分泌到细胞外,并作用在细胞②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上。A中效应T细胞不能分泌抗体,A错误;神经递质只能由传入神经元向中间神经元传递,而不能倒过来,B错误;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C错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后能抑制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及激素分泌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