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下列对图示的分析错误的是

A.抑制DNA合成过程的物质作用于AB段
B.经CD后,细胞内染色体组数变为完整体细胞的2倍
C.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能作用于BC段
D.DE段的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细胞分裂DNA含量变化。AB段表示DNA复制,A正确。CD表示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该阶段可能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等于体细胞数目,B错误。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于分裂前期,C正确。DE段中染色体上不具有染色单体,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图示为一人工种子。下列与人工种子培育过程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工种子一般是用离体的植物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
B.胚状体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成,离体细胞只有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
C.同一批次的人工种子可以保证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D.胚状体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工种子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到胚状体阶段再加工获得的;离体细胞首先要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由愈伤组织再分化获得;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因此可以保证同一批次的人工种子具有相同的基因型;胚状体已经有根芽的分化,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人工种子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人工种子的培育过程,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面关于人类营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蛋白质能参与各项生命活动,所以每天食物中以蛋白质含量最高为宜
B.必需氨基酸是人体需要的,非必需氨基酸也是人体需要的
C.蔬菜应先洗后切,大火快炒,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D.食品加工既要防止生物污染,又要防止防腐剂过量带来的化学污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蛋白质每天的同化量与异化量应基本平衡,因为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贮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依据的原理与其余各项不同的是
A.水稻育苗过程中,应适时排水,暴露稻田进行晒床
B.栽培甘薯、马铃薯时,应多施钾肥,促进储藏茎积累糖类物质
C.四川果农将广柑储藏于密闭的地窖中,保存时间可达4~5个月
D.早春寒冷季节,水稻浸种催芽时,常用温水淋种并经常翻动种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水稻育苗过程中,应适时排水,暴露稻田进行晒床,防止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栽培甘薯、马铃薯时,应多施钾肥,促进储藏茎积累糖类物质,说明无机盐能够维持生命活动。四川果农将广柑储藏于密闭的地窖中,保存时间可达4~5个月,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早春寒冷季节,水稻浸种催芽时,常用温水淋种并经常翻动种子,促进有氧呼吸;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下图表示pH、温度与反应物剩余量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该酶的最适pH为8
B.温度从0→M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C.pH从6升高到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D.pH从6升高到8,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pH从6升高到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都是反应物剩余量最低点,所以C正确。该酶在pH为6、7、8中活性最高的是pH为8,但不能确定pH为8就是最适pH值;温度从0→M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升高;pH从6升高到8,酶的活性逐渐升高;所以ABD不正确。
考点:酶
点评:本题以pH、温度与反应物剩余量的关系为背景,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