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科学家在进行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过程中发现
①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
②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促进乙烯和细胞分裂素的合成
③乙烯含量的增高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伸长的作用
④该实验证明了两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发现: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促进切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伸长的作用;也证明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把成熟的苹果和未成熟的柿子密封在一起,柿子很快成熟了,这是由于苹果产生了
A.脱落酸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胚芽鞘的向光运动中,光感受部位是胚芽鞘的
A.顶端
B.延长区
C.基部
D.胚芽鞘内的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植物感受光的部位是茎尖、芽鞘尖端、根尖、某些叶片或生长中的茎。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A.产生脱落酸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其生理作用有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所以在扦插时,由于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故选C。
考点:生长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产生部位及功能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
B.各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乙烯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而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考点: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点评:基础题,识记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即可。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只作一般了解。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