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出入细胞的叙述中(不考虑通道运输),正确的是
A.顺浓度梯度运输都是被动运输
B.只有主动运输消耗代谢的能量
C.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载体
D.小分子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出入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一种蓝色的染色剂DCPIP被还原后成为白色,下面条件能使DCPIP产生最大程度颜色变化的是
A.分离的叶绿体,置于黑暗中
B.分离的叶绿体基粒,置于光下
C.叶绿体提取液,置于黑暗中
D.叶绿体基质提取液,置于光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叶绿体基粒上水的光解能产生还原性[H],还原性[H] 能使DCPIP还原后成为白色,另光反应需要光,故答案选B。
考点:光合作用过程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的过程和场所,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与葡萄糖大量消耗有关
B.曲线AB段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酵母菌数量增多、酵母菌进行产乙醇的无氧呼吸,产能少,需消耗更多的葡萄糖
D.曲线AC段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原因是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C点酵母菌数量下降较快主要是葡萄糖的消耗减少,故A正确。AB段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B正确。BC段酵母菌开始进行无氧呼吸,经过有氧呼吸繁殖后酵母菌数量增多,故C正确。AB段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C段酵母菌开始进行无氧呼吸,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酵母菌呼吸方式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信息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分泌吲哚乙酸的方式是c
B.垂体细胞通过①来识别促甲状腺激素
C.图中①②④都能运动,而③一般不能运动
D.神经细胞在形成动作电位时K+的运输方式是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c方式的特点是需要能量、需载体蛋白,因此c为主动运输的方式,而植物细胞分泌吲哚乙酸为外排作用,A错;①为糖蛋白,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合成和分泌,不需要自身的糖蛋白来识别B错;图中②④为蛋白质分子、③为磷脂双分子层,具一定的流动性,C错;神经细胞在形成动作电位时K+外出,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图中a为协助扩散,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及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观察、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
A.没有载体参与
B.为简单扩散
C.为易化扩散
D.为主动转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