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不正确的是
A.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增加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C.在最适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D.酶在催化生化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更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进行。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甲、乙、丙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一种生命现象,坐标a、b、c表示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变量。

生命现象:①生长素的浓度对根和茎生长速率的影响 ②恒温动物、变温动物体温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③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变量:
Ⅰ.CO2的吸收量(释放量);Ⅱ.温度;Ⅲ.生长速度,
下列关于甲、乙、丙所表示的生命现象及a、b、c所表示的变量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甲为①;a为Ⅲ乙为③;b为Ⅱ丙为②;c为Ⅰ
B.甲为②;a为Ⅱ乙为③;b为Ⅲ丙为①;c为Ⅰ
C.甲为③;a为Ⅰ乙为①;b为Ⅲ丙为②;c为Ⅱ
D.甲为①;a为Ⅲ乙为③;b为Ⅰ丙为②;c为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另根比茎对生长素敏感;乙,当光照强度为零时,净光合(用CO2的吸收量表示)为负,此时只有呼吸作用放出CO2;丙,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改变,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改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B.曲线a-b段和c-d段上升的原因相同
C.甲植株在e点之后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D.乙植株在b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在午后阶段对于乙来说,气温高,光强大,蒸腾作用强,大部分气孔会关闭,导致CO2供应量下降,光合速率下降,但可能甲由于个体原因,气孔无法关闭,导致CO2供应量正常,其光合速率也维持较高水平,A正确;.曲线a-b段光合速率上升原因是光强增加,c-d段上升的原因是CO2浓度上升,B错;甲植株在e点之后光合速率为0,C错;乙植株在18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因为这时经过白天光合作用,CO2吸收量最多,D错。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和曲线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底物浓度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B.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
C.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D.曲线①比曲线②先达到反应平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曲线图可知,曲线①的反应速率比曲线②的快,说明化合物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且曲线①比曲线②先达到反应平衡;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加快,说明底物浓度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温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升高,反应速率增大,但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在类囊体膜上的是
A.ATP的水解过程
B.[H]的还原过程
C.ATP的合成过程
D.再生出C5的过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H]的还原过程发生在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内;ATP的合成过程虽然发生在光反应阶段,但却是在叶绿体的基质内;再生出C5的过程发生在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内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