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胆碱是怎样使突触后膜去极化的?
A.带正电的乙酰胆碱分子进入突触后膜
B.引起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加
C.引起突触后膜对K+通透性增加
D.引起突触后膜对各种小离子(正离子)通透性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神经与肌肉之间传递兴奋的物质就是乙酰胆碱,它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前膜是神经元轴突的末梢,突触后膜有可能是肌肉细胞的,也可能是另一个神经元的,也可能是腺细胞的。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之间有一个突触间隙,在这个突触间隙中有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这些递质又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在一起。如果一个冲动传过来使得突触前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使它去极化了,结果就会使得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到间隙,递质就和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以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的递质结合,这个递质可以是乙酰胆碱分子。每一个突触小泡里包含许多乙酰胆碱分子,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前膜时,细胞膜外的Ca2+就会进人,从而使突触小泡逐渐移到突触前膜,并且释放递质。受体与释放的递质结合之前,受体的通道是关闭的;与递质结合以后受体的通道就会打开,这种通道叫做化学依赖型通道。它一旦结合某些化学分子以后,通道就会打开。打开后就会使Na十内流,使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递质不能一直存在于突触间隙中,如果一直存在,就会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许多杀虫剂就是使本来可以让递质失活的乙酰胆碱酯酶失活,结果使递质不能被分解,所以就会持续性地向突触后膜发出信号,传导兴奋,这样就会使害虫致死。正常情况下,递质释放一段时间后,就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所以传递给突触后膜的兴奋不是持续的,是一次一次的。选项A是不对的,乙酰胆碱分子不进人突触后膜。选项B只对了一半,因为先是Na十内流,然后K+就外流,这个通道不是特异性对某一种离子的,而是结合上受体它就会开放。开放有一定的时间性,如果外边Na+浓度高,Na+就会内流;里面K+浓度高,K+.就外流。所以,膜的去极化和复极化是由同一个通道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突触后膜没有选择性,一旦打开以后完全是靠浓度梯度使有的离子内流,有的离子外流。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主要移动方向,不会发生的是
A.血浆→组织液
B.组织液→血浆
C.淋巴→组织液
D.淋巴→血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物质运输关系如下:
。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切除成年雌犬的垂体,将不会出现的症状是:
A.血糖浓度升高
B.无排卵现象
C.肾上腺功能减退
D.类似切除甲状腺的症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如果将狗的肾上腺皮质切除,可出现:
A.血容量减少,尿钠减少,血钾降低
B.血容量增加,尿钠增加,血钾升高
C.血容量增加,尿钠增加,血钾降低
D.血容量减少,尿钠增加,血钾升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的作用是保钠排钾保水。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生长激素和生长素共同具有的特性是
A.都从食物中摄取
B.都是蛋白质
C.都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D.需要量很大,作用很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长激素和生长素都是激素,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都具有微量而高效的特点。人体内的生长激素是蛋白质,但植物体内的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却是吲哚乙酸。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比较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