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外表面有一层糖蛋白,能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
B.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C.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故A正确;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需要细胞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交流,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卵时,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故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不是垂体分泌,故C错;淋巴因子与B细胞上的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结合,促进B细胞发挥作用,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个蛋白质分子由三条肽链构成,共有366个氨基酸,则这个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分别是
A.366 、 3 、363
B.3、 363、363
C.363 、363 3
D.3、3、36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肽链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蛋白质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至少等于碳链数,蛋白质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等于氨基酸数与肽链数的差值,即366-3=363。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关于细胞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所以常作为提取细胞膜的材料
B.蛋白质和RNA可以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C.健那绿作为一种活性染料,可以将叶绿体染成蓝绿色
D.染色质是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结构的有关内容。哺乳动物红细胞常作为提取细胞膜的材料是因为其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具膜细胞器,A错;蛋白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RNA可以通过核孔出细胞核,核孔具有选择性,B错;健那绿作为一种活性染料,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C错;染色质是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D正确。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科学家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研究的历程中,提出了细胞学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列文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
B.多细胞生物体内的单个细胞对整体的生命不起作用
C.老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虎克,故A错误。多细胞生物依赖体内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故B错误。魏尔肖总结出老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故C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故D正确。因此选A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劣质奶粉以次充好,主要成分是淀粉,不含或含很少量的蛋白质,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人体必需物质。婴儿、儿童长期食用此奶粉,会造成营养不良,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身体浮肿,出现“大头娃娃”,甚至造成死亡。造成“大头娃娃”这种虚胖的原因是食物中缺乏
A.蛋白质
B.无机盐
C.糖类
D.维生素C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蛋白质供应不足时,造成血浆蛋白质过低,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