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
A.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B.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C.顶芽比侧芽生长快
D.2
E.4-D除麦田杂草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是由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造成的,A错误;是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导致根背地侧浓度低,促进生长,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慢,而茎与根相反。茎与根生长状况的不同是因为其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B正确;顶芽生长素浓度低,表现为促进作用,侧芽生长素浓度高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出现顶端优势,是由于生长素作用的二重性引起的,C错误;单子叶植物对激素不敏感来清除田间的双子叶杂草,D符合选项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右侧照光的情况下,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注:云母片不透水)

A.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
B.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
D.将④放在匀速转盘上,会弯向光源生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因为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正确。?
B.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因为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正确。
C.③生长素不能运输到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⑤切除尖端,植物不能产生生长素,因此植物不生长也不弯曲;正确。?
D.将④放在匀速转盘上,生长素分布均匀,植物直立生长;错误。
考点:植物的向光性。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下图实验,甲、乙、丙切去顶芽,丁顶芽不切除。将切下的乙顶芽立即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丙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图示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A.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2
B.丁中4号芽较5号芽优先生长
C.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
D.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甲去掉顶芽,不生长不弯曲;乙去掉顶芽,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还可以感受单侧光的照射,所以弯向光源生长;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又放在丙原顶芽位置,所以丙直立生长;丁顶芽不切除,所以丁弯向光源生长。
甲去掉顶芽,侧芽1的生长素浓度降低,发育为侧枝;A错误。丁中4号比5号更接近顶芽,按照就近运输的原则,4号比5号的生长素浓度高,所以受抑制更严重,5号比4号优先生长;B错误。能弯向光源生长的是乙和丁;C错误。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D正确。
考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点评:本实验实际跟温特的经典实验类似,又高于课本,启发学生联想,学习分析实验,属于考纲分析判断层次。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雷(P.M.Ray)将燕麦胚芽鞘切段放入一定浓度生长素的溶液中,发现10~15min后切段开始迅速伸长,同时溶液的pH下降,细胞壁的可塑性增加。将胚芽鞘切段放入不含生长素的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1min后可检测出切段的伸长,且细胞壁的可塑性也增加;如将切段转入pH7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的伸长停止;若再转入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重新表现出伸长。基于上述结果,雷和克莱兰于1970年提出了生长素作用机理的酸生长理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存在着运输H+的载体,生长素使其活化
B.生长素作用于细胞后,细胞将H+通过协助扩散运出细胞
C.给植物细胞提供酸性环境,不需生长素也可生长
D.应用生长素处理切段后,溶液中H+浓度会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将燕麦胚芽鞘切段放入一定浓度生长素的溶液中,发现10~15min后切段开始迅速伸长,同时溶液的pH下降,细胞壁的可塑性增加,说明细胞膜上存在着运输H+的载体,生长素使其活化,故A正确;H+由细胞运出需克服浓度梯度,并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故B错误;H+运出细胞后,溶液中H+浓度会增加,溶液的pH下降,故D正确;将胚芽鞘切段放入不含生长素的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1min后可检测出切段的伸长,且细胞壁的可塑性也增加,可见只要给植物细胞提供酸性环境,不需生长素也可生长,故C正确。
考点:本题以雷和克莱兰的实验为素材,考查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及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考生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长素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胚芽鞘中,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
C.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D.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称为极性运输;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载体协助,同时消耗能量;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单侧光可引起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运输。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要求学生理解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