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为进化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C.基因突变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生物不一定发生进化
D.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所以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基因,故B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就代表生物发生进化,故C错误。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但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故D错误。本题选A.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本题考查了学生识记的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它产能影响生物性状
B.Y表示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作用的对象是不同性状的个体。
C.自然选择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
D.Z表示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E.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鼠原种性状发生改变,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突变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正确。自然选择的结果使不利性状被淘汰,B正确。自然选择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C正确。新种的产生需要生殖隔离,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并具备识图和分析图形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唯一原因
B.各种变异均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生殖隔离的程度才会形成新物种
D.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项错;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提供原材料,B项错; 物种形成的一般方式是先地理隔离,最终形成生殖隔离而导致物种的形成,D项错;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C项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的相关联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B选项都错。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称为共同进化。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保护自然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
B.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和这些动物生活的自然环境
C.五夷山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该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D.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自然保护区内要严禁开发利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异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此外,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