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关免疫细胞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可以识别特定抗原
B.一个吞噬细胞可以处理多种抗原
C.一个记忆细胞可以识别多种抗原
D.一个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多种抗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2005年3月31日,搅动了美国政坛的女植物人特丽·夏沃逝世。下列关于植物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人脑已死亡
B.没有生长发育现象
C.植物人处于一种特殊的昏迷状态
D.但仍能睁眼环视
E.植物人对环境毫无反应
F.没有应激性
G.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完全失去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植物人"在国际医学界通行的定义是"持续性植物状态",简称PVS。所谓植物生存状态常常是因颅脑外伤或其他原因如溺水、中风、窒息等大脑缺血缺氧、神经元退行性改变等导致的长期意识障碍,表现为病人对环境毫无反应,完全丧失对自身和周围的认知能力;病人虽能吞咽食物、入睡和觉醒,但无黑夜与白天之分,不能随意移动肢体,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但能保留躯体生存的基本功能,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目前大量报道的苏醒并意识恢复的病人,基本上都不是严格科学定义上的植物人,而属于"长期昏迷"病人。真正的植物人苏醒的病例还是非常罕见的。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中,B图表示有关激素的调节机制,A图是某同学研究碘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而得出身长变化的甲、乙两曲线。两图中表示蝌蚪正常发育的曲线和含碘的激素物质分别是?
?
A.甲、S
B.乙、S
C.甲、T
D.乙、T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由A图看出,甲身长不断增加,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从而不发育;乙身长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不断增加,表明正常生长发育。分析B图可知,S为促甲状腺激素,T为甲状腺激素,故正确答案选D。
考点: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级调节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有关甲状腺激素的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刺激某神经元会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经检测,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含量比给药物前明显减少。该药物的作用机理是
A.增强突触后膜的通透性
B.抑制突触后膜受体的功能
C.增强突触前膜的通透性
D.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神经兴奋的传导。由题干可知,该药物的效应是使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含量降低,即降低神经递质的释放量,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突触前膜有关,方式为外排,因此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
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D.实验①的目的是对实验②③④起对照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②与③作对照,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③中的青菜叶片由于得不到光照而无法合成叶绿素,所以表现黄色;④以①作对照,证明植物具有向重力性(向地生长)和茎具有负向重力性(背地生长);实验①是空白对照组,目的与实验②③④起对照作用。
考点:考查实验设计的原则。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