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②光合作用制造淀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需要光
A.④⑤
B.①③
C.②③
D.②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曝光部分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可通过细胞分裂向子细胞中传递
B.遗传信息可通过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向下代传递
C.通过有丝分裂和无性生殖,遗传信息也可以向下代传递
D.在同一个生物体中,遗传信息不能传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在同一个生物体内,细胞在发生分裂的时候,遗传信息也会复制并传递给子代。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有关N、P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大气中的N2必须经过生物或非生物的固氮过程才能被生物所利用;②N、P不仅是生物膜系统的重要元素,也是ATP、DNA、RNA不可缺少的元素;③正常的植物转入无N、Ca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顶部叶片首先表现出缺乏症;④健康的青少年在其生长发育阶段,摄入和排出的N、P量基本相等;⑤富营养化往往是由于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引起的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富营养化往往是由于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含量过多,促进了藻类等植物大量生长引起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 DNA 变性过程中,以下哪些现象会出现
A.磷脂键的断裂
B.双螺旋之间氢键的断裂
C.粘度下降
D.沉降速度增加
E.紫外吸收增加
参考答案:BCDE
本题解析:磷脂键的断裂是核酸的降解;DNA变性实质是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两条单链,变性后对紫外吸收光度值升高,黏度下降,浮力密度增加,沉降速度增加。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可表示酶促反应速度的是
A.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少量
B.单位体积内产物的增加量
C.单位时间内产物的增加量
D.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减少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生物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酶促反应速度可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酶促反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