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一个反射弧模式图,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①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 ②S是效应器,M是感受器 ③Ⅰ是传入神经,Ⅲ是传出神经
④Ⅰ是传出神经,Ⅲ是传入神经 ⑤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
Ⅱ
M
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M
Ⅱ
S ⑦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
Ⅱ
M或M
Ⅱ
S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⑦
D.②④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当使用某种药物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能较长时间地引起该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细胞收缩。这说明
A.这种药物对突触后膜具有抑制效应
B.这种药物没有阻断突触前后膜间的联系
C.后膜上原来分解递质的酶对药物不起作用
D.前膜释放的递质对后膜的兴奋性作用增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
A.微量
B.高效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提供能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并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只能调节生
命活动,不能供能,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要点,构建知
识网络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的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B.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C.可感知外部世界
D.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又称端脑,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在人类为脑的最大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脊椎动物的端脑在胚胎时是神经管头端薄壁的膨起部分,以后发展成大脑两半球,主要包括大脑皮层和基底核两部分。大脑皮层是被覆在端脑表面的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皮层的深部由神经纤维形成的髓质或白质构成。髓质中又有灰质团块即基底核,纹状体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广义的大脑指小脑幕以上的全部脑结构,即端脑、间脑和部分中脑(见中枢神经系统)。它们对不同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如感知觉的加工、学习记忆和情绪情感等)有不同的作用,但不能认为这些心理过程都是彼此互不相关地独立进行的,更不能相信这些过程会分别在确定的有限部位中进行。甚至大脑皮层的两个半球在功能上虽然有所分工,但在正常人,它们的工作也是统一的。 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人体发生花粉过敏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原因是细胞释放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
B.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
C.血红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
D.血红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导致血浆蛋白从毛细血管中渗出,进入组织液并使其增多;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一般不会进入血浆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