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量不到0.01mg,但雄蛾仍可对其做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蛾虽然看得见,却无动于衷。
材料二:Karrison和Lischer于1959年倡议采用“性外激素”这一术语。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一种挥发性物质,是向同种昆虫中的其他个体发出的可影响它们行为的化学信号,故称为“信息素”。根据其化学结构,目前已人工合成了20多种性外激素,在防治害虫上效果显著。如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具体做法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染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国外应用“迷向法”对森林大害虫舞毒蛾的防治是比较成功的。我国最近进行了“迷向法”防治棉红铃虫试验,处理区的监测诱捕器的诱蛾量上升99%以上,交配率和虫害均下降20%左右。
(1)材料一说明使雄蛾做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_____________信息。
(2)材料一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
(3)微量的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蛾的反应,说明引诱剂具有_______性和_______性。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_______,从而使害虫种群的_______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
2、选择题 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同样能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追捕,说明
[? ]
A.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命活动的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连线题 下图是测定某湖泊的能量流动的情况图解[单位:J/(cm2·a)],据图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 J/ (cm2·a)。
(2)从第一到第二,能量传递率是________,其余的能量最终通过生物的_______散失。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D属于___________,其分解方式是____________。
(4)假如A为一片草原,那么最好使能量流向下列4种动物____________中的 。
A.狼 B.羊 C.黄鼬 D.虎
4、选择题 马来西亚某地区部分菜农近年来逐渐弃用农药,转而引入姬蜂来防治蔬菜害虫吊丝虫,取得了一定效果。吊丝虫专吃农作物的叶子。姬蜂能将卵产在吊丝虫体内,以吊丝虫内部的营养液作为其幼虫的食物,从而使害虫无法存活,这种方法称为生物防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吊丝虫和农作物是捕食关系
B.农药促使吊丝虫发生了定向变异,从而产生了抗药性
C.姬蜂的引入降低了吊丝虫的种群密度
D.生物防治方法的优点之一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5、选择题 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