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
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对,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B项对,①与③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C项对,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D项错,促胰液素是由小肠肠腔产生的,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考点:本题考查促胰液素发现实验的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与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具体内环境是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御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C.人体内的免疫器官有脊髓、胸腺、脾、扁桃体和淋巴结等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和分泌物,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人生来就有,无特异性,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后天接触病原体等之后获得的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B正确。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脊髓属于神经系统;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效应B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效应T细胞分泌)、和溶菌酶;D正确。
考点:免疫系统。
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相关知识,是学生理解和识记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表示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通过下丘脑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图示说明激素分泌的调节既受神经系统调节也与体液调节有关
C.如果图示的内分泌腺为性腺,则③为促性腺激素
D.如果图示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机体生命活动调节。如果图示的内分泌腺为性腺,则③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④为促性腺激素。C错。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血糖的去路(图中④⑤⑥⑦),抑制血糖的来源(②③);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血糖的来源(②③)过程;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血糖,而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血糖。
考点: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