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
A.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
C.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D.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实验的实验现象是叶片的曝光部分颜色变蓝,说明生成了淀粉;因为没有用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变蓝部位是叶绿体,所以不能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要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需要用同位素标记法。故答案选A。
考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点评:基础题,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做法是: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两组实验: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H218O和CO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他们分析了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O2;第二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18O2。这一实验有力地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若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0个碱基A(腺嘌呤),则其含碱基T(胸腺嘧啶)的数目是
A.1000个
B.2000个
C.3000个
D.4000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中A只能和T配对,G只能和C配对,因此A=T,G=C。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DNA分子中碱基的计算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分子中碱基计算过程中的应用,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终产物是
A.二氧化碳
B.水
C.酒精
D.乳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细胞的特点是细胞质丰富,液泡和细胞核都较小
B.如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法获得的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失去了全能性
C.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首先要用胰蛋白酶处理部分组织使细胞分散获得单个细胞
D.适宜的培养基、添加血清、激素刺激等可以提高细胞克隆形成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愈伤组织细胞的特点是细胞质丰富,液泡和细胞核都较小,A正确; 如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法获得的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仍然保持全能性,B错;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首先要用胰蛋白酶处理部分组织使细胞分散获得单个细胞,C错;动物细胞培养无需加入激素,D错。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培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将ADP转化为ATP的场所是
A.叶绿体内膜上
B.叶绿体外膜上
C.类囊体薄膜上
D.叶绿体基质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ATP的合成发生在光反应阶段,而光反应的场所在类囊体薄膜上。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及场所。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