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薇苷菊原产于中南美洲,后来入侵我国,它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致使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薇苷菊入侵是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B.薇苷菊与被其覆盖的绿色植物间是竞争关系
C.薇苷菊在原产地没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薇苷菊泛滥是脱离原产地后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 ]
A.接种针、手、培养基
B.高压锅、手、接种针
C.培养基、手、接种针
D.接种针、手、高压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连线题 絮凝性细菌分泌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与石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形成絮状沉淀,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将絮凝性细菌和石油降解菌融合,构建目的菌株。其流程图如下。据图回答:


(1)溶菌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PE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处理后,在再生培养基上,未融合的A、B难以生长。图中AB融合菌能生长和繁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的菌株的筛选:筛选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生长的AB融合菌,选择效果最好的作为目的菌株。
(5)为探究目的菌株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的絮凝效果,将目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定时取发酵液,加入石油污水中:同时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对照组。经搅拌、静置各3分钟后,分别测定上层水样的石油浓度和COD值(COD值越高表示有机物污染程度越高),计算石油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结果如上图。
(6)目的菌的种群增长曲线是________型。在40~44小时,发酵液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最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解细胞壁
(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3)两亲本失活部位不同,融合后活性部位互补
(4)石油
(5)不加发酵液的石油污水
(6)S 此期间,目的菌及其产生的絮凝活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含量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筛选”是分离和培养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中不能筛选成功的是
[? ]
A.在全营养的LB培养基中,筛选大肠杆菌
B.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筛选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C.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D.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筛选抗盐突变体植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连线题 水田中生活着一种无色草履虫(单细胞动物),以细菌和真菌为食,但常因与绿藻共生而成为绿色草履虫,该草履虫即使没有食物也能依赖共生的绿藻而生存。

(1)绿藻可以为共生的草履虫生存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
(2)现有一批绿色草履虫,请设计一个既能除去共生绿藻,使之成为无色草履虫,又能保证其存活的简单的培养方法:___________。
(3)将破碎的绿色草履虫培养,可以获得共生的绿藻种群。培养液中除须含有__________外,还须置于________处培养。
(4)将绿色草履虫和除去绿藻的无色草履虫,在四种实验条件下培养,实验条件是①“有光—食物丰富”,②“有光-食物贫乏”,③“无光-食物丰富”,④“无光-食物贫乏”。上图所示的生长曲线是四种实验条件下所得的结果,则对应于图A、B、C和D结果的实验条件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用序号表示)。绿色草履虫和无色草履虫在暗处共同培养时,在食物上存在着________关系。
参考答案:(1)氧气? ?养料
(2)在暗处较长时间培养,培养液中要有丰富的细菌和真菌作为草履虫的食物
(3)无机盐? 有光
(4)④? ? ②? ?①? ? ③? ?竞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