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b、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C.图中能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abc阶段
D.与②相比,①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⑤与⑥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所以两者的基因型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⑤与⑥细胞中的RNA和蛋白质种类不相同,故A错误;人体是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不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故B错误;图中a表示分裂间期,b表示分裂期,c表示细胞分化,所以能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ab阶段,故C错误;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相对表面积)越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考查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关于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
B.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比例
C.若DNA分子中A有P个,占全部碱基的n/m,则G的个数为P×(m/2n-1)个
D.把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3/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核酸,比HIV的遗传物质是RNA;错误。
B.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错误。
C.若DNA分子中A有个,占全部碱基的,总碱基是Pm/n,G+A=50%,则G的个数为P×(m/2n-1)个;正确。
D.把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错误。
考点: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特异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计算、半保留复制。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计算、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用同位素32P标记某一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让其侵入大肠杆菌繁殖,最后释放出200个后代,则后代中有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A.2%
B.1%
C.0.5%
D.5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200个噬菌体内有200个DNA分子,是以亲代的DNA分子为模板复制而成的,这么多的DNA分子中,只有2个DNA分子中含有32P。所以后代中含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2/200×100%=1%。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艾滋病毒属于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含碱基A的比例为
A.19%
B.21%
C.23%
D.4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
?
设单链RNA上的碱基总数为N,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RNA中的A/N等于DNA的1链中的A1/N, RNA中的U/N等于DNA的2链中的A2/N即RNA中的(A/N+U/N)等于DNA中的(A1/N+A2/N)=1-26%-32%=42%。双链DNA含碱基A的比例1/2(A1/N+A2/N)=21%。
考点:本题考查核酸的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细胞位于卵巢内,其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如下图,则错误的描述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图染色体已经复制,1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和2个DNA;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图表示染色体数目减半,1条1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和2个DNA;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丙图表示无单体,1条染色体含1条单体和1个DNA,即染色体还没复制,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丁图染色体数目减半,无单体,1条染色体含1条单体和1个DNA,可表示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