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氧呼吸的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
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
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ATP
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水,同时生成大量的ATP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氧呼吸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和ATP,B错误;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2O反应生成CO2和[H],产生少量的ATP,C错误;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水,同时生成大量的ATP,D正确;只有第三阶段有氧参与,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三步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反应场所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将H218O用于有氧呼吸,18O最早将出现在
A.产物水中
B.CO2中
C.丙酮酸中
D.ATP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有氧呼吸利用H218O在第二阶段,与丙酮酸结合,生成CO2 和NADH,H218O中的18O转移到CO2 中。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B.核孔是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
C.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
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抵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ATP的产生,而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又需要能量ATP,A正确。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输通道,RNA和蛋白质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的。所有细胞都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如碘盐中的KIO3人体细胞中可以转化成含碘的甲状腺激素等有机物,而能将CO2和H2O转化成有机物的真核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C。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可以运动,这就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考点:本题从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考查学生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进行知识间的类比和综合。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是细胞代谢的反应物或产物
B.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C.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D.核酸是由单体聚合成的多聚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故A正确;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故B正确;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故C错;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多聚体,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是
A.前者有细胞壁,后者无细胞壁
B.前者无核糖体,后者有核糖体
C.前者无核膜,后者有核膜
D.前者有核糖体,后者无核糖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细菌原核生物,酵母菌真核生物,两者最主要差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