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对人体调节有关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若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则曲线b可代表低Na+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乙图可表示HIV病毒侵人人体后T细胞和HIV病毒数量的变化关系
C.丙图可表示环境温度由25℃下降到l5℃时人体散热量的情况
D.丁图表示正常人一次饮完l000 mL清水后尿流量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钠离子与动作电位的形成有关,在低Na+海水中膜电位变化较正常浓度中低,A项正确;HIV病毒侵入机体的早期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病毒数量降低,随着T淋巴细胞的破坏,免疫能力降低,HIV数量升高,B项正确;环境温度由25℃下降到l5℃时由于人体与外界的温差加大,因此散热量加大,C项错误;正常人一次饮完l000 mL清水后由于渗透压降低尿流量加大,随后恢复至正常水平,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 一般
2、选择题 对4株具顶端优势的植株进行下列四种处理,有一株长出侧芽,请指出是哪株
A.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
B.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C.不去顶
D.不去顶
E.在侧芽上涂以低浓度的生长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等于去除了该植株的顶端优势,侧芽将发育,A项正确;不去顶、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或不去顶,在侧芽上涂以低浓度的生长素,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仍然较高,生长受到抑制,不会长出侧芽。
考点:顶端优势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了顶端优势,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③有促进细胞代谢的功能
B.寒冷时,①②③分泌减少
C.图中③表示的对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为一种反馈调节
D.图中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体现了分级调节的特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图可知①是下丘脑合成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合成分泌②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合成分泌③甲状腺激素,再反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其分泌激素减少。所以B选项错误,寒冷时需甲状腺合成分泌更多甲状腺激素来促进产热。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B.过敏反应是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天生的免疫。所以也叫天然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机体与外来微生物的接触后获得的,所以也叫后天免疫或获得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A.受刺抗原激后的淋巴细胞还要分裂出记忆细胞和更多的浆细胞,所以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错误。B.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过敏反应是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考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内某激素进行调节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体,穿过两层膜并作用于核内DNA
B.由图可知此激素不是促甲状腺激素
C.该激素能够催化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D.控制该激素合成的基因在特殊细胞中才存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激素和受体结合的复合体属于大分子,要经过核孔进去,从图中可知该激素的受体细胞不是甲状腺细胞,所以就不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起的作用叫调节,酶才具有催化作用,控制该激素的基因应该存在每个细胞中,属于细胞固有基因。故只有B才正确。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大分子物质的理解,以及对激素作用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