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物质是
A.细胞分裂素
B.赤霉素
C.2
D.4-D
E.脱落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2,4-D属于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不属于植物体内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物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中,表明植物叶片中水势随着时间的变化。依照这种变化趋势下面哪种说法是真实的?

A.在第2—6天之间,脱落酸含量降低,气孔阻力增加;在第6—8天之间过程被逆转
B.在第2—6天之间,脱落酸含量增加,气孔阻力降低;在第6—8天之间过程被逆转
C.在第2—6天之间,脱落酸含量增加,且气孔阻力增加;在第6—8天之间过程被逆转
D.在第2—6天之间,脱落酸含量和气孔阻力都增加;在第6—8天之间过程被逆转
E.在第2—6天之间,脱落酸含量降低,且气孔传导性增加;在第6—8天之间过程被逆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第2—6天之间,叶片中水势下降严重,当降到某一临界值时,气孔开始
关闭,以减少水分散质,使叶片水势复原。在调节气孔关闭时上,脱落酸起主要作用。脱落酸(ABA)除具有促进脱落,促进休眠外,还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一般来说,脱落酸在逆境条件下迅速形成,使植物的生理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所以脱落酸又称“应激激素”。最常见的例子是叶片在缺水时,叶片中的脱落酸迅速增多,引起气孔关闭,气孔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抗旱能力。随着气孔的逐渐关闭,气孔阻力增加。
第6—8天,叶片水势急剧上升,上述过程被逆转。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提前上市,上市销售前再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处理,在将其催熟的同时又令其外观变得更好看。其中的膨大剂和催熟剂可能是
A.生长素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B.细胞分裂素和乙烯类似物
C.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D.赤霉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植物体内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是
A.α-萘乙酸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吲哚乙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实验的原理以及题目中的信息,去顶芽是抑制主根生长的,故A错误;实验没有信息可以证明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故B错误;;实验没有信息可以证明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故C错误;根据正常植株与去顶芽但施以外源生长素后,二者主根长度相当,可以说明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处理信息和实验能力应用。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