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内糖代谢等过程的简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如果甲是肝细胞,则图中A所示的多糖最可能是肝糖原
B.④过程产生的产物中有丙酮酸
C.过程③和④都能产生ATP
D.若人体内胰岛素浓度过高,则过程④将会加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肝糖元,需要消耗ATP;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形成丙酮酸,能形成少量的ATP;胰岛素能促进糖类的氧化分解;故错误的选C。
考点:血糖调节和糖类代谢。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1时前仅进了早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体内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B点时体内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C.B点时,为维持血糖水平,肝细胞内的肝糖原开始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D.激素只运输给靶细胞且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点时,人刚刚吃了早饭,血糖浓度有升高趋势,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以降低血糖含量;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关系为协同作用而非拮抗作用;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给全身的各个细胞,但只能作用于对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故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
点评:血糖的正常范围为0.8-1.2g/L,主要依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进行调节。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正确的是
A.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
B.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C.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
D.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所以神经冲动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故B正确。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中突触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人食用含肉毒杆菌罐头食品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后,下列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
B.注射肉毒杆菌凝集素
C.注射抗原促使机体产生抗体
D.注射淋巴因子促使机体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对人体来说,肉毒杆菌是抗原,肉毒杆菌抗毒素、肉毒杆菌凝集素都是免疫球蛋白,但肉毒杆菌抗毒素是针对肉毒杆菌的特异性抗体,所以选A。
考点:免疫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熟,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植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此文中“气”及其功能是
A.“气”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B.“气”指的是赤霉素,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C.“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D.“气”指的是生长素,作用是促使子房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主要由成熟果实产生,是唯一的气体植物激素,所以成熟木瓜能够释放乙烯,促进未熟红柿成熟。
考点:本题考查乙烯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要求学生熟记乙烯的形态和功能。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