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将等体积的两个琼脂块放置在胚芽鞘尖端的切面下,琼脂块中间用玻璃片纵向隔开,对胚芽鞘尖端进行单侧光照射,如图所示。关于这项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M长得比N快
B.N长得比M快
C.M弯向—侧而N不弯曲
D.N弯曲向一侧而M不弯曲
2、选择题 雷(P.M.Ray)将燕麦胚芽鞘切段放入一定浓度生长素的溶液中,发现10~15min后切段开始迅速伸长,同时溶液的pH下降,细胞壁的可塑性增加。将胚芽鞘切段放入不含生长素的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1min后可检测出切段的伸长,且细胞壁的可塑性也增加;如将切段转入pH7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的伸长停止;若再转入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重新表现出伸长。基于上述结果,雷和克莱兰于1970年提出了生长素作用机理的酸生长理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存在着运输H+的载体,生长素使其活化
B.生长素作用于细胞后,细胞将H+通过协助扩散运出细胞
C.给植物细胞提供酸性环境,不需生长素也可生长
D.应用生长素处理切段后,溶液中H+浓度会增加
3、选择题 丝瓜为异花传粉植物,将刚开始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在下表5种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浸泡24 h,然后种植。比较植株上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实验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该实验浓度的赤霉素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B.该实验浓度的乙烯利、整形素明显有利于雄花的形成
C.实验表明清水具有促进雄花形成、抑制雌花形成的作用
D.该实验浓度的赤霉素、CP有利于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于雄花的形成
4、选择题 经实验检测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物质的量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结论之一是

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mol·L-1时,抑制根的生长,促进芽的生长
B.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mol·L-1
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
D.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生长素浓度低于10-6mol·L-1
5、选择题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幼根中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但不含乙烯
B.其顶端优势的枝条,其侧芽部位因生长素浓度过低而不生长
C.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D.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