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而是

A.甲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
B.乙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C.丙图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D.丁图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四分体是减数分裂出现的现象,A是有丝分裂,细胞中没有四分体,A错;乙图没有同源染色体,为减数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 裂中期,B错;丙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是初级精母细胞,C错;丁图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和血细胞均有细胞周期
B.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量因为间期的复制而加倍,因后期着丝点的分裂而减半
C.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赤道板和细胞板,两结构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D.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至后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条变成1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血细胞没有细胞周期,其不再分裂,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在分裂的后期,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由2变为1。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B.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但有DNA的复制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的后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细胞板,并逐渐形成细胞壁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变为体细胞的2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只有能够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故A错。蛙的红细胞分裂为无丝分裂,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但有DNA的复制,以保证子细胞得到亲代细胞的DNA,故B正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的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细胞板,并逐渐形成细胞壁,故C错。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半,为体细胞的一半;在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暂时增倍,与体细胞相同,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脑缺氧、心缺血、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都是由细胞坏死引起的。近日,某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能够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通过调控这个酶的合成,就可以调控细胞的死亡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坏死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一些细胞的坏死对人体也有益处
C.比如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死亡
D.抑制RIP3的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急性胰腺炎有治疗、防御的作用
E.在人体的癌细胞中,也可能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坏死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故A正确;细胞坏死对生物是不利的,故B错;从题中信息可知,急性胰腺炎是由细胞坏死引起,而RIP3的蛋白激酶的作用是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因此可以通过抑制RIP3的蛋白激酶的活性治疗急性胰腺炎,故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凋亡和酶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以下甲、乙两图表示某真核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的某些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所示过程进行的场所均为细咆核
B.从化学结构上看,甲图中的3和4相同
C.乙图中②③④⑤最终形成的物质结构不会相同
D.乙图中的⑥链与甲图中的b链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甲和乙分别代表转录和翻译过程;翻译的场所应该在核糖体,A错误。3应该为鸟嘌呤核糖核苷酸,4应该为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乙图中的②③④⑤均以同一条mRNA为模板合成,最终形成的多肽链应该相同,C错误。乙图中的⑥链与甲图中的b链基本组成单位均为核糖核苷酸,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传递中的转录和翻译的有关内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