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利用0.5 g/mL蔗糖溶液、0.3 g/mL蔗糖溶液、0.3 g/mL尿素溶液分别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10 min内三组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a曲线为0.5 g/mL蔗糖溶液处理组
B.a、b、c三组洋葱细胞失水的方式相同
C.若将细胞转移到清水中,有两组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若实验持续,只有一组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外界溶液浓度越高,细胞失水越多,所以曲线c为0.5g/ml的蔗糖溶液;尿素是植物细胞会选择性吸收的物质,所以0.3g/ml的尿素溶液浓度会不断降低,细胞失水最少,所以a为尿素,b为0.3g/ml的蔗糖溶液。尿素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复原。选项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点评:这道题的解决主要要考虑尿素是植物选择性吸收的物质,细胞会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离子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把带有叶子的枝条插在水中,在暗室里放置两天。用打孔器在取下的叶子上打圆片。把叶子圆片分为两等份,背面朝向液面,一份放在水中,另一份放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让叶片漂浮在液面上,继续在暗室里放置两天;然后把这些叶片放入温水中几分钟后取出,再放入70℃的90%乙醇中浸泡1h以上;取出叶片放入水中漂洗,再浸入碘液中几秒钟后取出,用蒸馏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浮在水面上的叶片呈白色或浅黄色,而浮在葡萄糖溶液液面上的叶片呈蓝色。原因是
A.实验前,叶子已储存了淀粉
B.实验前,叶子已储存了葡萄糖
C.实验前,叶子已发生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D.实验时,叶片吸收了葡萄糖,并使之转变为淀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所以实验时叶片吸收了葡萄糖,并使之转变为淀粉,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图甲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假设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与图乙为同一植物,则相同温度下,图甲的b相当于图乙的b点
B.图甲植物的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2个单位的CO2
C.若图甲代表水稻,图乙代表蓝藻,则图甲的c时与图乙的c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完全相同
D.限制图乙a、b、c点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甲图可知,氧气的产生量代表光合作用强度即为2,a点只有二氧化碳释放,说明只进行细胞呼吸,bcd均有二氧化碳的释放,即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
乙图中a点只进行细胞呼吸,b点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c点为光饱和点;故A错误;
d点氧气吸收量为8,细胞呼吸的速率为6,故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为2;B正确;
水稻产生ATP的产生有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蓝藻产生ATP的场所只有在细胞膜上,故C错;
乙图中限制ab点的光合作用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限制c点的是二氧化碳浓度等,D错;
考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
点评:这是高考的重难点,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
①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②前期核膜、核仁消失
③中心粒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后期有着丝粒的分裂
⑤末期在细胞的中部不形成细胞板?
⑥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A.①②④
B.③⑥
C.③⑤
D.①④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①动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由中心体形成,植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由两极发出。
②末期细胞分裂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动物细胞内缢裂为两个细胞。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DNA复制也是一个物质合成的过程,此过程需要的物质是
①酶 ②氨基酸 ③脱氧核苷酸 ④DNA ⑤ATP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NA复制过程中需要模板DNA、原料脱氧核苷酸、酶的催化、能量ATP,所以正确选项是D。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