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植物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一个水分子进入根部导管中至少经过膜的层数为
A.3层
B.4层
C.5层
D.7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导管为死细胞,所以有氧呼吸产生的一个水分子通过线粒体膜(2层)、表皮细胞膜达到根部导管中至少3层。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癌变与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都要进行DNA的复制
B.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C.HIV可以引起人体细胞发生癌变
D.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基因所决定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细胞分裂过程中都要进行DNA的复制,保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正确。?
B.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正确。?
C.HIV可以引起人体细胞凋亡;错误。?
D.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基因所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科学家用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细胞的分裂,已知相应的细胞周期为20h,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为右上图。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5N和P32利用量,可分别表示细胞中的DNA复制和转录的强度
B.15N主要用于蛋白质合成,P32则主要作为DNA复制和转录原料
C.间期细胞中的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代谢活跃,7~12小时可能发生突变
D.DNA复制速率最快的时间在10h左右,分裂期时间不足8小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知15N和P32利用量,可分别表示细胞中的DNA复制和转录的强度;A正确,B错误。间期的主要特征是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间期细胞中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代谢活跃,7~12小时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利用多,说明DNA正在进行复制,DNA复制过程中易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在10h左右,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利用量最多,10时以后还有利用,可知间期时长大于12小时,则分裂期时间不足8小时;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增殖的知识,意在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杂种植物的培育中
B.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有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有m+n条染色体
C.过程②结束后,需要淘汰自身融合的细胞
D.过程③不存在细胞分裂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该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其很多理论、技术问题未解决,距离推广应用有一定差距;A错误。“番茄—马铃薯”细胞具有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有m+n条染色体;B正确。过程③结束后,需要淘汰自身融合的细胞,筛选出番茄—马铃薯杂种细胞;C正确;过程③进行有丝分裂,在末期形成新的细胞壁,标志着原生质体融合成功;D错误。
考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结构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是?
①酵母菌的细胞质?②叶肉细胞的叶绿体?
③人体唾液腺细胞的线粒体?④洋葱根尖细胞的叶绿体?
⑤蛔虫细胞内的线粒体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细胞的能量代谢。酵母菌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光反应可产生ATP;人体唾液腺洗吧偶的线粒体可通过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产生ATP;洋葱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蛔虫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