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化学降解法是一种传统的测定DNA碱基序列的方法。特定化学试剂的处理能使DNA单链在某种特定碱基处断开,且每条链只在一处断开;利用凝胶电泳可将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彼此分离,通过放射自显影可使带标记的DNA片段在X光底片上显现出相应谱带。下图为测定已标记后的DNA片段中胞嘧啶位置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特定化学试剂的作用是破坏碱基之间的氢键
B.此过程需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
C.测定此DNA片段中鸟嘌呤位置时,X光底片上会显现2种不同长度的谱带
D.从理论上分析,按图中模式操作两次即可测定出DNA片段的全部碱基顺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特定化学试剂的作用可能是破坏某种核苷酸 ,A错误;DNA双链分开是在高温下进行的,不需要解旋酶,使用化学试剂使链断开,不用限 制性核酸内切酶,DNA没有形成双链,不使用DNA聚合酶,B错误;DNA分子的一条链被处理后,获得的混合物被32P标记的有2种,因为在该链中含有2个鸟嘌呤,所以被32P标记的只有2种,C正确;从理论上分析,按图中模式操作三次即可测定出DNA片段的全部碱基顺序,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结构及根据图示进行实验分析。意在考查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及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内有12对同源染色体,则其分裂时可形成12个四分体
B.某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16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的体细胞中至少有8条形态、大小不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C.一个基因组成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AX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为aaXB、Y、Y
D.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洋葱根尖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所以体细胞有16条染色体,至少有8条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AAXB的精子,则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体向一极移动所致,通常的精子中基因组成是XB、aY、aY,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与DNA分子多样性有关的是
A.磷酸、脱氧核糖、碱基的连接方式
B.碱基的配对方式
C.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D.磷酸与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DNA分子多样性是指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和分化是有意义的,细胞衰老和凋亡是无意义的
C.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都涉及到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D.细胞分裂具有普遍性,细胞分化没有普遍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错误。
B.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有意义的;错误。
C.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都涉及到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正确。
D.细胞分裂具有普遍性,是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分化也有普遍性,使得细胞类型增加;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人体细胞中,有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①细胞核?②线粒体?③叶绿体?④核糖体?⑤内质网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体细胞中无叶绿体,因此AC是错误的。在人体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因此可以发生DNA的自我复制和转录,因此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线粒体中既有DNA、RNA和核糖体,是一种半自主的细胞器,可以发生DNA的自我复制、转录和翻译,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核糖体中可以合成蛋白质,在遗传学中称为翻译,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