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刚孵出的鸭总是紧跟着它看到的第一个运动着的大目标行走,这种现象属本能
B.“飞蛾扑火”的行为属于趋性
C.马戏团里的小狗做算术题是条件反射
D.动物行为的产生主要受神经能控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刚孵出的鸭总是紧跟着它看到的第一个运动着的大目标行走,这种现象属于印随行为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主要的运输形式分别是
A.氧合血红蛋白;碳酸氢盐
B.物理溶解;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C.氧合血红蛋白;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D.氧合血红蛋白;物理溶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物理溶解,即气体分子直接溶解于血浆中;另一种是化学结合,即气体分子与血液中某一化学物质结合。氧在血液中的物理溶解量很少,约占氧运输量的1.5%。化学结合是氧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约占氧运输量的98.5%。氧主要是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进行运输。二氧化碳在血浆中的溶解度比氧大,占二氧化碳运输量的6%。化学结合也是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约占二氧化碳运输量的94%。其结合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形成碳酸氢盐(NaHCO3、KHCO3),约占二氧化碳运输量的87%;另一种是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约占7%。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①②是激素调节,速度慢,③是神经调节,速度快,故AD均正确;突触前膜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而突触间隙的成分是组织液,故B错;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的方式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故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信息传递,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多选)下列属于人体效应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是
A.干扰素
B.抗原
C.白细胞介素
D.抗体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考查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能力要求A。当抗原物质进入动物体后,就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免疫球蛋白),抗原与抗体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当抗原进入宿主细胞内部后,需要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最终使靶细胞死亡,靶细胞内的抗原也因而失去藏身之所,被抗体消灭,同时效应T细胞还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来加强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聋哑人理解同伴的“手语”,最为关键的神经中枢是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
D.躯体运动中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手语也是语言形式的一种,其中枢在大脑皮层的言语区。视觉中枢控制的是能否看见,而不是看懂。
考点:本题考查人脑的高级功能,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