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宋代苏轼在《格物粗谈·果品》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上述叙述中“得气即发”的“气”是指(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乙烯
D.吲哚乙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乙烯,而吲哚乙酸是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只能促进果实发育;故选C。
考点:乙烯的功能。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生理现象中,不需要从其他部位获得生长素的是
A.大叶木兰顶芽的生长
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
C.西瓜子房的发育
D.水杉侧芽萌发的抑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需要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西瓜子房的发育需发育着的种子提供生长素,水杉侧芽的萌发被抑制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并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探究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B.若图2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C.若图2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D.从图1、图2中分析:胚芽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1中,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胚芽鞘都应向光弯曲生长,但实验组胚芽鞘直立生长,说明单侧光并没有将生长素分解,而是盖玻片阻挡了生长素的转移,使胚芽鞘直立生长,所以由图1可知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发生转移,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故A错;图2中,若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发生转移,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A=B<D,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A=B=D,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故B、C错;选D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的探究实验。
点评:本题属于实验探究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属于难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生长素可以通过极性运输运往植物体的各部分,下面关于生长素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极性运输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B.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才会出现极性运输
C.生长素只能通过极性运输将生长素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
D.极性运输的方向是从植物的上端运往下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极性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细胞呼吸强度越大,极性运输的速率越快;极性运输与单侧光照无关;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极性运输,另外在成熟组织中,也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极性运输的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运输。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某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d点表示植物茎向光侧浓度、c表示茎背光侧浓度
B.若该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影响,则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在ac之间
C.c、d两点生长素浓度的作用可用于解释顶端优势现象
D.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可以有相同的效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茎的向光侧浓度低于背光侧浓度,故A错;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茎高,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也较高,故B错;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而c、d两处的生长素浓度都表示促进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故C错;因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可以有相同的效应,如图中的b、d两点效应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难度。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