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体组织液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A.1层
B.2层
C.3层
D.4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氧气参与有氧呼吸是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因此氧气从组织液中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中需通过一层细胞膜、两层线粒体膜,故答案C。
考点:有氧呼吸的场所
点评:本题通过氧气的的路径考查了有氧呼吸的场所,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活性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数量越多,酶的活性越高
B.酶的活性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
C.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D.酶的活性就是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定范围内,酶的数量越多,反应速率越高,但是超过一定数量,反应速率不再增加;A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表示正常人体蛋白质代谢的部分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e在细胞内不能逆向发生
B.b、c、d都能在细胞内发生
C.f、g一定发生在B淋巴细胞内
D.a、e、g都能在细胞外发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细胞中,可分别通过合成、氨基转换、氨基转换逆向发生a、b、e过程,A错误;b、c过程可发生在所有组织细胞内,d过程发生在肝脏中,B正确;f过程发生在效应B细胞内,g过程发生在体液中,C错误;氨基酸转化为糖类的e过程只能在细胞中进行,D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生物工程技术中,不属于细胞工程的是
A.通过试管动物技术大量繁殖优良动物
B.用DNA探针检测饮用水中的病毒含量
C.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D.将某人的肝癌细胞在实验室中繁殖成细胞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有人据图作出了如下分析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m表示C5,因为夜间叶绿体不能产生ATP和[H],C5因缺少ATP不能与CO2结合而积累
B.在5时~9时之间,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温度,11时~15时最大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和CO2
C.16时~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植物气孔开放和ATP、[H]生成减少
D.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植物呼吸作用增强产生较多的CO2是16时~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难题。必须先读懂两条形态相似、变化相反曲线的意义,运用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能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规律审题,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做出选择。题干提示两条曲线是关于光合作用过程中,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因此,紧扣C3和C5相互转化的条件和因果关系是解题的出发点。早上有光照后,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C3被还原而减少,C5则增多,傍晚光照减弱,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C3增多,C5则减少,所以m表示C3,n表示C5。CO2的固定不需要ATP,在5~9时,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光照而不是温度,11~15时最大的限制因子不是光照。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