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但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有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c段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
B.给丙注射胰岛素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C.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肌糖原大量分解成葡萄糖的结果
D.用斐林试剂检测甲、乙、丙空腹时的尿样,可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无色、砖红色、砖红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选项:丙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所以给丙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C选项: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肝糖原大量分解成葡萄糖的结果。D选项:用斐林试剂检测甲、乙、丙空腹时的尿样,可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浅蓝色、砖红色、砖红色。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的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激素,由胰腺分泌
②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③促胰液素是小肠粘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④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粘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
⑤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促胰液素的发现的有关内容。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激素,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①错。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②正确;促胰液素是小肠粘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③正确;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粘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④正确;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不可引起胰液增加,⑤错。A正确。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农田农作物大多数是单子叶植物,杂草以双子叶植物为主;果园的果树和杂草则相反。如图所示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效果。据此可知用生长素类似物所配制的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田还是果园,理由是

A.果园 低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果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B.果园 高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果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C.玉米田 低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D.玉米田 高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曲线表示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故可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庄稼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还能促进单子叶庄稼的生长。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和应用。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和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为去掉某棉花植株顶芽前后,其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甲为细胞分裂素,激素乙为生长素
B.两种激素在高浓度时对侧芽的萌动均起促进作用
C.图示过程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图示过程说明生长素对侧芽的萌动起抑制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棉花植株本来存在顶端优势现象,去除顶芽后,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暂时受阻,浓度降低,于是抑制就被解除,侧芽萌动,加快生长。故根据图解变化,可推知激素甲为生长素,激素乙为细胞分裂素,A项错误;激素甲在浓度较低时对侧芽起促进作用,B项错误;图示过程去顶芽前,顶芽产生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顶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生长受到抑制而顶芽生长素浓度较低优先生长,植株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C项正确;图示可以说明较低浓度的生长素对侧芽的萌动起到了促进作用,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等多种表达形式描述生物学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激素是有机分子
B.高等动物体内,只有激素是信息分子
C.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激素是有机物质,在高等动物体内激素是信息分子,但不唯一,激素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所以B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