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移植的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
A.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B.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实验验证了胰岛素的产生部位和功能。说明了胰岛素是由胰腺组织分泌的,能降低血糖浓度,从而能治疗糖尿病。整个过程没有验证胰岛素的本质。所以选C。要验证胰岛素的本质,用双缩脲试剂。
考点:动物激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动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胰岛素的本质及功能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寒冷条件下,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产热量一定高于散热量
B.垂体不仅是体温调节中枢,还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
D.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胳肌等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体温调节的有关内容。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大体相当,A错;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B错;在寒冷条件下,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胳肌等,CD正确。故本题选CD。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出内环境的实例是
A.受精过程中,精子进入卵细胞内
B.牛奶被喝入胃中
C.氧气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泡里
D.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
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环境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A.过度饥饿——胰岛素
B.饮水过多——抗利尿激素
C.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
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过度饥饿,导致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量降低。故A错误。饮水过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尿量增加。故B错误。食物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挂C正确。温度过高,机体通过增加散热量,调节体温处于相对恒定,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降低。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