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预防狂犬病的措施之一是注
射狂犬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狂犬病毒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等细胞的基本结构
B.在生产狂犬病毒疫苗时,可用灭菌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病毒
C.效应T细胞能直接作用于狂犬病毒,导致狂犬病毒裂解死亡
D.注射狂犬疫苗的目的是提高其相应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狂犬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等细胞的基本结构;狂犬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效应T细胞直接作用于狂犬病毒所在的靶细胞,而不是直接作用于狂犬病毒;注射狂犬疫苗的目的是提高机体相应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和免疫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狂犬病毒为素材,考查病毒和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科学家在蚯蚓体腔液中发现一种能溶解细菌、酵母菌等细胞的蛋白质。则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A.说明了蚯蚓能产生细胞免疫
B.蛋白质可溶解细菌、酵母菌等细胞,说明蛋白质是消化酶,并产生体液免疫。
C.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D.蛋白质为蚯蚓B淋巴细胞分泌的抗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抗原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而该蛋白能溶解细菌、酵母菌等细胞,不具有特异性,应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甲、乙两图分别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在膜的外表面均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如下图,其中甲图bc=cd,甲、乙两图中a与d之间的距离相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甲图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乙图b点,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刺激甲图c点,d点先兴奋,a点后兴奋,电流计会发生 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同时刺激甲、乙两图a点,电流计均发生两次偏转,两次偏转之间间隔时间乙大于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当刺激a点,使电流表左接触点先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偏转,当局部电流流过后,左接触点恢复外正内负,右接触点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再次偏转,共偏转两次;A正确。在神经纤维上刺激b点时,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则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正确。刺激c点(bc=cd),b、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C错误。在神经元之间刺激a点,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率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间间隔时间乙大于甲;D正确。
考点: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某人因感染而引起发烧,一般情况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持续高烧期,病人丧失了体温调节能力
B.发烧是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机制
C.因机体体温升高,不利于病毒和细菌生存
D.由于体温升高,可能抑制了某些酶的活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