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颁发给了研究端粒和端粒酶的科学家。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构造——端粒,它能控制细胞分裂次数,并且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变短,而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端粒酶。据此推断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可能是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把萌发的种子放入暖水瓶中,几小时后暖水瓶中温度的变化是
A.温度不变
B.温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温度高低交错出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萌芽状态中的种子呼吸作用较强,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能量除了一部分用于合成ATP,大部分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失,使温度升高。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发生在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有丝分裂前期,丝状的染色质发生高度螺旋,缩短变粗变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又解螺旋重新变成染色质。故本题选A。
考点:染色质和染色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染色质和染色体转换的时间,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是
[? ]
A.激素作用于靶细胞
B.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与结合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的相互连接
D.一个细胞中的无机盐离子进入相邻的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与D点相比,A点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土壤水分含量
B.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C.与D点相比,C点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 素是土壤水分含量
D.实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在40%~60%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A点光强为200umol.m2.s-1,含水量为20%,B点光强为800 umol.m2.s-1,含水量为60%,这时光强和水都是影响因素,故A错。B点光强为200umol.m2.s-1,D点为800 umol.m2.s-1,光强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因,故B正确。C和D光强相同,C含水量为20%,D含水量为60%,故C正确。不管光强是200umol.m2.s-1,或者800 umol.m2.s-1,在土壤含水量在20%~40%的条件下施肥和没施肥是一样的,而在土壤含水量在40%~60%的条件下施肥,明显施肥效果显著,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曲线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