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是缩手反射弧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负电位
B.兴奋在由B→C→D的过程中至少有3次兴奋传导方式的变化
C.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位于突触中
D.图2是图1中B的一段,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兴奋传递与兴奋传导的过程与特点,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静息状态时,神经元膜内外的电位是内负外正。若规定细胞膜外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负电位。缩手反射是由三个神经元组成的,在C中有两个突触结构,突触能够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所以每经过一个突触,会出现两种类型的传导方式,电信号传导和化学信号传导,所以兴奋在由B→C→D的过程中至少有4次兴奋传导方式的变化。在反射弧中兴奋是单向传递的,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由突触的结构决定的,即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电流计连接神经纤维的两个点上先后发生兴奋,所以要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幼年时期下列哪一种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呆小症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性激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状腺激素与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缺少时引起呆小症,生长激素缺少时患侏儒症,胰岛素分泌不足患糖尿病,性激素对维持第二性征有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属于血浆,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
D.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血浆蛋白,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比较少,A正确;②中蛋白质比较少,属于组织液,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通过渗透作用,将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向组织液中转移,组织液增多,B正确;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线粒体两层膜、肝细胞膜一层,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膜,共10层磷脂分子层,C错;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使得①中的物质仅部分进入②中,D正确。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能够影响婴幼儿脑等神经系统发育的激素是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注射肉瘤杆菌毒素除皱是一种新型技术。该毒素能阻遏乙酰胆碱的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美容的目的。这种毒素可能影响兴奋传递中的结构部位是
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
D.受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题意可知,该毒素能阻遏乙酰胆碱的释放,而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因此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突触前膜,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