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研究发现,将同种果蝇分别在淀粉培养基和麦芽糖培养基上培养多代,果蝇仍倾向与在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交配。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类培养基为果蝇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
B.这种交配偏好可视为一种选择作用
C.长期选择性交配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差异
D.出现了选择性交配说明果蝇间已产生了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两类培养基的碳源不同,所以为果蝇提供的生存环境不同,A正确。交配时,仍倾向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这是一种选择作用,B正确。在培养过程中,不同培养基上的果蝇分别适应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频率分别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交配时,果蝇倾向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但也可与其它果蝇交配,未产生生殖隔离。如若发生生殖隔离,则不能交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培养、生物进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植物群体中基因型AA、aa个体分别占30%和20%,比较该群体自交与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的两个子代群体
A.纯合子比例相同
B.杂合子比例不同
C.基因频率不同
D.基因型频率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已知该植物群体中基因型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0%、20%,则Aa的基因频率是50%,A的基因频率=30%+50%×1/2=55%、a的基因频率=20%+50%×1/2=45%。(1)若该群体中的个体进行自交,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50%×1/4=42.5%、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50%×1/4=32.5%、Aa的基因型频率为50%×1/2=25%,则A的基因频率=42.5%+25%×1/2=55%,a的基因频率为45%。(2)若该群体中的个体之间进行自由交配,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55%×55%=30.25%、aa的基因型频率=45%×45%=20.25%、Aa的基因型频率=1—30.25%—20.25%=49.5%,所以A的基因频率=30.25%+49.5%×1/2=55%,a的基因频率=20.25%+49.5%×1/2=45%.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B.马与驴交配产生的骡是新物种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
D.具有生殖隔离的种群未必存在地理隔离,具有地理隔离的种群也未必存在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是共同进化;正确。
B.马与驴交配产生的骡不可育,不属于新物种;错误。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基因不能交流;正确。
D.具有生殖隔离的种群未必存在地理隔离,也可以通过多倍体育种;具有地理隔离的种群也未必存在生殖隔离;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B选项都错。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称为共同进化。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据调查,某校学生中,基因型为XBXB的比例为42.32%、XBXb为7.36%、XbXb为0.32%、XBY%为46%、XbY为4%,则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6%、8%
B.8%、92%
C.78%、92%
D.92%、8%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