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的传导指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膜内电流方向是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故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A正确;
静息状态时电位是“外正内负”,不是零电位,B错误;
突触小体完成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
考点:兴奋传导和传递
点评:理解兴奋传导和传递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各种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综合作用的最恰当实例是
A.鼠妇受到刺激身体缩成一团
B.小鸡模仿母鸡用爪扒地索食
C.蚂蚁聚集在糖的周围
D.春季青蛙开始繁殖后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选项中的活动是神经调节,而C选项中的活动是激素调节,在春季日照时间逐渐变长,长日照刺激蛙的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分泌性激素,开始繁殖活动。所以D选项的生理活动是神经调节与内分泌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静息时神经细胞膜的表面是:
A.正电性
B.负电性
C.中性
D.没有电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正确,因为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较高,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钠离子大,细胞内的有机大分子(负离子)不能通透,所以在细胞外的表面聚集着从细胞内渗到细胞外的钾离子,呈现正电性。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人体发生花粉过敏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原因是细胞释放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
B.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
C.血红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
D.血红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导致血浆蛋白从毛细血管中渗出,进入组织液并使其增多;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一般不会进入血浆中。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长期营养不良会造成水肿,主要由于
A.血浆晶体渗透压过高
B.血浆晶体渗透压过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过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过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Pr.分解速率>Pr.合成速率(即负氮平衡),使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从而使有效滤过压增高,导致组织液生成增加,引起水中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