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
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
D.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过敏反应由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故A错误。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故本题选A。
考点:过敏反应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属于动物获取化学信息的感受器是
A.鱼类的侧线器官
B.人的前庭器
C.响尾蛇的颊窝
D.雄蛾的触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化学感受器是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化学刺激的感受器的总称。化学感受器多分布在鼻腔和口腔粘膜、舌部、眼结合膜、生殖器官粘膜、内脏壁、血管周围、神经系统某些部位以及昆虫的触角等。鱼类的侧线器官、人的前庭器、响尾蛇的颊窝属于获取物理信息的感受器,雄蛾的触角属于动物获取化学信息的感受器。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滋病患者失去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B.切除胸腺的个体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减弱
C.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D.效应T细胞能够将靶细胞裂解后释放的病原体吞噬、消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特异性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但是非特异性免疫能起作用;故A错误。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成熟,切除胸腺的个体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减弱;故B正确。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故C错误。效应T细胞能够将靶细胞裂解后释放的病原体,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右下图示有关腺体和激素对蛙发育过程的影响。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种激素。发育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20天蝌蚪的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都尚未成熟,后20天逐渐成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20天中①②③的含量都比较低,并在此期间都逐渐增加
B.用含碘丰富的饲料持续喂养蝌蚪,可使蝌蚪早于38天发育成小型成蛙
C.若蝌蚪切除了垂体后不能发育成蛙,说明促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促进发育
D.切除成蛙的垂体,甲状腺可能出现萎缩,①②③的含量都会减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由图可知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三是甲状腺激素,答案A。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
A.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
B.突触小泡→突触后膜→突触间隙
C.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D.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